为贯彻落实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精神,紧扣“规建管”一体化发展思路,6月30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印发《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服务支点建设行动方案》,主要聚焦优化审批流程、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降低企业成本及建设绿色城市等七个方面30条改革举措,充分发挥职能融合优势,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推动营商环境向全国最优标准迈进。
深化改革创新:住房设计标准更透明,审批监管更智能
统一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武汉将修订完善《武汉市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把规划审批和房产测绘的面积计算标准“划成一条线”。这意味着群众买房时,建筑面积算得更清楚,还能推动带阳台、多绿化的“第四代住宅”设计落地,让“好房子”有了更实在的衡量标准。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异地办事不跑腿,云端服务随时办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扩范围:人在长沙、合肥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在武汉就可以办理不动产登记,不用来回跑了!依托全国政务服务平台,武汉将实现不动产登记“网上申报、线上流转、属地办结”,过户、抵押登记等业务“一次不用跑”。
AI导服+云端大厅: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推出“AI智能导服系统+云端服务大厅”,24小时在线回答问题、核验材料,还能视频“刷脸”办委托、做见证。比如办房产委托,手机上就能完成视频核验,不用专门跑窗口,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轻松。
政务服务智慧升级:AI帮你审方案,规划审批“一键审”
房建与交通工程“AI秒审”:建房子、修道路的规划方案审查将更高效!武汉将深化规划方案智慧审查,通过AI提取图纸里的尺寸、容积率等关键信息,自动核查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由“人工一页页看”变成“系统一键审”,实现从“人治”到“智能”审查。
规划条件“智能算”:以后申请规划设计条件,AI大模型能自动“算”出容积率、用地性质等核心指标,还能核查是否符合城市规划。通过智能化、智慧化系统辅助行政审批人员实现快速决策、精准审核。未来还将在我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领域扩展更多应用场景。
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地下桥下藏商机,城市“边角料”变宝藏
武汉正推动地下空间与桥下空间“变废为宝”,让地下空间从“沉睡资源”变身“宝藏资产”。这种“向地下要空间、向桥下要效益”的模式,既盘活了城市闲置资源,也让市民生活更便利、城市发展更有活力。
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建筑更环保,未来住房“会呼吸”
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双提速”:武汉将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不仅工期更快,质量也更稳定。从设计到施工都要“低碳环保”,比如墙体更保温、小区绿化更多,让群众住上更节能、更舒适的“会呼吸”房子,实现绿色建筑标准全覆盖。
此次推出的改革举措,既瞄准企业投资建设的“急”,又聚焦群众办事的“需”,努力做到让政务服务更聪明、更贴心、更便捷。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措施落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支点建设全力贡献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力量!
相关附件: